今天翻出来上个月那份贷款合同,想想还是后怕。要不是关头反应过来,我这小破厂子差点就成别人的了。
去年底接了笔大单,急用钱买材料,银行客户经理拍胸脯说“特快通道,三天放款”,看都没仔细看就签了合同。结果,那利息根本不是它宣传单上写的数,杂七杂八的账户管理费、提前还款违约金像蚂蟥一样趴在上面吸血,差点把现金流抽干。硬扛了仨月,天天蹲银行门口抽烟等信贷员下班,求爷爷告奶奶才周转开。我这踩过大坑的过来人,必须得帮大伙扒拉扒拉怎么避雷。
这回学精了,直接揣着小本本跑遍城里六家银行支行,挨个蹲信贷办公室唠。重点就干三件事:
晚上在家就着花生米一条条抠合同。你猜怎么着?三家机构在免责条款里藏了“根据经营情况动态调整利率”的坑,还有两家搭售保险,不买保险不给批贷款。气得我当晚就把录音截图扔信贷经理微信里:“这算欺诈不?”对面立马怂了。
千万别信嘴皮子功夫! 那些拍胸脯说“小事包我身上”的经理,离职比韭菜长得还快。核心是扒拉明白四点:
折腾半个月签的合同,表面利息高0.5%,但白纸黑字写明担保物只押厂房设备、不收提前还款手续费。就这条救了大命——上礼拜原料降价,我提前还掉60%贷款省了小五万。
小微企业选贷款跟地雷阵里跳房子似的。记住三句话:嘴甜的八成带钩子,利息低的得看有没有隐形扒手,合同没咬烂别签字!下次谁再跟你吹“特殊通道”,直接把这篇拍他脸上。
admin@youweb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 太原陇鼎网站建设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40147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