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那会儿,厂里突然喊我牵头搞节能降耗的事儿。老板拍着桌子说电费贵得离谱,水表都快跑冒烟了。我当时就一个感觉——脑门子疼。
第一步:闭门造车差点栽坑里
我傻乎乎自己关起门写方案,照着网上抄了一大堆“变频”“余热回收”这些高级词儿。结果拿给车间老张一看,他撇撇嘴:“你这玩意儿,放我们那老机器上,拆了重买还快点!”得,这头一步就走劈叉了。
第二步:学精了,先抱大腿
这回我可不敢瞎折腾了。专门耗了两礼拜,带着小本本蹲点去了:
- 找财务妹子:扒拉出去年整年的水电煤气单子,白纸黑字记清楚哪个月烧钱最狠;
- 黏着车间主任:跟着他屁股后面转悠,哪台机器一开就跟拖拉机似的轰隆响,哪条水管子总是滴滴答答漏水,全给记下来;
- 堵门口抓仓管:硬是拽着他大清早去库房,指着角落里蒙灰的旧灯泡问:“这堆玩意儿为啥还在用?”
第三步:捣鼓“土仪器”
老板不肯掏钱买专业监测设备,咱就土法上马:
- 管电工借了俩钳形电流表,掐着点量机器待机和干活时的电老虎差距;
- 弄个塑料桶接在滴水的阀门底下,手机掐表看一天能漏掉几桶水;
- 大夏天中午摸厂房墙面,哪块铁皮烫得能煎鸡蛋,就标记红叉叉。
第四步:把账本拍桌上算
拿着收集的“土数据”跟财务耗了一下午:
- 光是车间那二十盏老式大灯泡全换成LED的,一年省的电费够给食堂加三个月鸡腿;
- 空压机半夜漏气那毛病要是修省下的钱顶半个操作工工资;
- 更绝的是,烘干房那块发烫的破铁皮要裹层保温棉,冬天取暖费都能少掏一截。
第五步:搞“赖皮推广”
方案写得再漂亮也没用,关键得让工人愿意干。想了几招损的:
- 在耗电最狠的机器上贴了个红纸条——“你开一小时够我家亮十天!”
- 把空压机房漏水点拍成搞笑小视频,发车间群里配字:“看看,流的都是咱年终奖!”
- 又磨着老板咬牙放出话:省下的水电费,年底提三成给大伙发红包。
第六步:摸着石头过河
不敢一股脑全铺开,挑了俩试点:
- 包装线先换灯泡,结果电工图省事只换了一半,整个车间明暗交错跟鬼屋似的,挨了工人好几天骂;
- 试着给空调定了个27度,结果下午两点车间热得像蒸笼,包装组大姐叉着腰堵在办公室门口,吓得我赶紧调回25度。
第七步:死磕数据别松劲
现在每天早晨雷打不动干三件事:
- 抄总电表数记在走廊大白板上,旁边画个上升下降箭头;
- 溜达去空压机房踹一脚管道,听着没漏气声才放心;
- 看到走廊灯大白天还亮着,扯嗓子就喊:“谁又手欠!电费从你工资扣!”
折腾了小半年,上个月电费单下来的时候,老板那张黑脸终于有笑模样了。总结就一句话:省钱的道理从来不高深,盯紧流水线那盏灯亮不亮,比啥PPT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