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关注大学生活,尤其是那些心理活动,老是搞成死气沉沉的讲座,学生们打瞌睡的多,我就琢磨着得整点新鲜的。上周五下午,我在家里翻看过去的笔记,发现好多学生留言说活动太无聊,我就一拍大腿,决定策划个全新的玩意儿,叫“心理互动派对”。
我先找了个白板贴墙上,拿出笔来就画草图。想着怎么让活动不闷,学生能主动参与。我从零开始,回忆以前参加过的一些活动,啥破冰游戏、角色扮演,但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。我就搜了点资料,不是那种专业书,就是在手机上看别人分享的帖子,发现年轻人都喜欢动手玩的东西。于是我开始设计三个不同的互动形式:角色扮演、小组闯关和线上抽奖问答。搞了半晚上,脑子都快烧糊了,但总算定了初稿。
第二天一大早,我就跑出门,买了一大堆便宜道具回来,像是面具、纸条和彩笔。下午约了邻居的几个大学生来试水,他们是我朋友的孩子,平时就爱凑热闹。我先试了第一种形式:角色扮演。
我让大家戴上面具,分配不同角色,比如“焦虑学霸”或“社交达人”。每个人得演个小剧情,讲自己为啥有压力。开始有点尴尬,我带头先演了一次,结果大伙儿笑翻了,场面热乎起来。感觉这东西挺管用,能让大家开怀大笑。
接着试第二种形式:小组闯关游戏。我把客厅分成了几个“关卡区”,贴了标志牌,像第一关是“真心话接力”,要围成圈讨论学习压力;第二关是“挑战任务”,比如分享一件开心事。学生们分成小组轮流闯关,我在旁边记分,看谁表现最过程中,有人磕磕绊绊,但大家都抢着参与,没人中途溜号。
试第三种形式:线上抽奖问答。我直接用手机软件弄了个简单抽奖系统,设置问题如“你最近为啥烦心事”,学生们在APP上答题抽奖,奖品就是几包零食。这东西操作简单,大伙儿嘻嘻哈哈填完了,能匿名,隐私保护也到位。
整个测试用了两小时,屋子乱得一团糟,但反馈不错。我记下笔记,准备优化细节。
周日就正式在学校的小广场搞活动,我提前去布置场地,桌子椅子都排还准备了背景音乐。刚开始稀稀拉拉来了几个学生,我吆喝一声“来玩点好玩的”,人越聚越多。
我先启动角色扮演,大家戴着面具搞怪;然后小组闯关,学生们组队疯抢任务;线上问答抽奖,APP提示音不断,不少人赢到奖品。
活动结束时,大家围着我说“老师,下次啥时候再来”,我乐滋滋地收拾现场。回家后反思,这三种形式结合着用,学生参与度高,没人玩手机打瞌睡。总得来说,策划过程麻烦点,但结果挺值当,学生开心我也开心。
admin@youweb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 太原陇鼎网站建设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40147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