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我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个小公司,帮企业搞法律服务进工厂的活动。一开始图省事,直接抄了个别人用过的方案,结果惨不忍睹。我记了个笔记,里面写着:"啥玩意,工人们连合同是啥都不知道,更别说签了!" 律师在上面念经,底下工人打瞌睡的占一半,还有些人干脆溜号去抽烟了。
这事闹得我头疼,心想不优化不行。我先把方案翻出来瞅瞅,一看就发现问题大了。内容太复杂,用的词像天书,工人根本听不懂。专家说,法律术语就是个大坑,别用那些高大上的词。我赶紧用笔划掉一堆专业话,换成简单大白话。
我找了几个常搞企业活动的律师朋友,问他们咋办。人家一针见血:"你们搞得太官式了,得接地气点。" 我先带头测试新点子。第一回合,把活动改成在车间现场开座谈会。结果,工人们还是提不起劲,坐那儿跟木头似的。
第二回合,我撸起袖子改时间。换成午休时间开,工人们有时间歇歇脚。还让律师搞点实例讲,比如工资咋算、工伤咋处理,用大家伙熟悉的车间故事来打比方。这下热闹了,工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问题。
接下来避开一个大坑:互动太敷衍。原方案就问卷填填,工人一看就烦。专家教我,别整问卷调查了,搞点实际小游戏。我让律师设计了个模拟劳动合同谈判,工人们现场玩角色扮演,抢着当"老板"或"员工"。一下子活起来了,大伙笑哈哈的,学到的东西也记住大半。
折腾两月后,我把优化方案上线了。这回效果翻天覆地:工人们参加率涨到九成以上,还有人带着家人来听。结束前,我叫工人做个快问快答,反馈好多了,说"比原来懂事了"。我自己也捞到教训:别瞎抄方案,多动手试试、听听专家的小建议,避开那些常见的懒人坑。
现在这活动成了我们的招牌活儿,老板们纷纷点赞。回看笔记,我写一句:"优化就是摸着石头过河,摔一跤学一招。" 这趟实践没白搞,不光帮到别人,自己还长记性了。
admin@youweb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 太原陇鼎网站建设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40147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