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刚折腾完一个非遗进校园项目,累得我脚底板都麻了。学校那边催得急,领导非要搞得“有特色”,我对着空方案头大半个月,还是靠着蹭专家讲座才活过来。今天就把我踩的坑和学到的招数倒个干净!
接到任务我第一反应就是找方案模板抄,结果专家劈头就骂:“场地都不看抄个锤子!”第二天我就扛着相机冲去合作小学,绕着礼堂、操场、空教室走了一圈。嚯!礼堂看着大,实际堆满课桌椅;美术教室看着挺文艺,但颜料罐子占了一半地儿。
重点来了!我干了三件事:
回来连夜改方案:把皮影戏从礼堂挪到食堂(地够平有电源),刺绣课塞进图书馆角落(安静还能摆展架)。
原以为找文化馆安排个师傅就行,人家直接甩我一句:“周三上午我有葬礼要吹唢呐。”急得我蹲文化馆门口啃包子蹲了两天,终于堵到个剪纸老奶奶。老太太听说要给小孩上课直摆手:“剪刀戳到手咋办哟!”
专家教的软磨硬泡术:
老太太看我满头汗终于噗嗤笑了:“你这个小鬼,比我孙子还能磨人!”
第一次试课就翻车。竹编师傅埋头编了半小时篮子,台下小学生早就满地爬了。专家翻着白眼说:“四十分钟你让人家编宫殿?”
回去立刻砍内容:
最绝的是把老泥塑师傅的坐墩换成电动转盘——小孩一按开关泥巴自己转,哄得全班嗷嗷叫。
现在活动搞完半个月,班主任发微信说学生还在课间搓泥巴。拍给我看窗台上歪歪扭扭的泥人,嚯!比师傅当年收的徒弟还多!搞非遗进校园就三字:别端着!什么高大上理论都不如蹲在学校仓库数插座好使。
admin@youweb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 太原陇鼎网站建设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吉ICP备20240147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