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领导突然拍我肩膀说:“今年表彰先进的活动交给你牵头搞,搞亮点!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兴奋又有点慌——这活儿责任不小,但也是个露脸的机会。
一、先别急着瞎搞,得摸清底子
我没一头扎进方案里,而是先干了几件事:
- 翻旧档案:把前两年表彰活动的方案、照片、流程翻出来看了一遍,发现流程太老套,颁奖完吃饭就散了,大家拍个照就走人,没啥记忆点。
- 找人唠嗑:逮住几个部门负责人和去年获奖的老员工,泡了几杯茶,一边喝一边问:“往年感觉咋样?你们觉得啥环节有意思?还想加点”结果听到不少真心话——有人说流程太长屁股坐麻了,有人说领奖就干巴巴念名字没劲,还有人说想听听获奖同事到底牛在哪儿了。
- 抠预算本子:跑去财务和行政那里软磨硬泡,终于搞到了今年这块活动能挪用的钱数,知道兜里有几个钢镚儿才能不飘。
二、脑袋里刮风暴,定下点子
结合上面折腾的信息,我发现要改三个地方:
- 别光念名单当复读机:获奖者的闪光点得让大家看见!琢磨着给每人拍个小短片。
- 别让员工干瞪眼当木头人:颁奖间隙得搞点互动热场子,冷场太可怕。
- 别开成催眠大会:领导讲话、颁奖流程时间必须卡死。
回家熬夜画了个流程图,核心就仨字:“短、燃、暖” —— 时间短、氛围燃、心里暖。
三、撸起袖子开干,拆解落地
方案框架有了,开始拆成小块逐个攻破:
- 找人搭档:我知道自己搞不定,拉上行政部小王(他管物资)、市场部小陈(鬼点子多、PPT高手)和IT小张(负责现场设备),先请他们喝了杯奶茶成功入伙。
- 倒排工期表:几个人凑一块儿,在白板上把整个活动倒着推——活动前一周要干啥(彩排)、前两周要干啥(拍视频、物料到位)、前三周要干啥(通知到位、收集资料)。
- 视频团队磨破嘴:跟拍视频的团队差点吵起来。他们想拍高大上微电影,我说:“就1分半钟!突出真实故事!别整虚的!”选了基层维修工老李熬夜抢修、研发组几个90后连续通宵赶项目的真实片段,背景音乐都选了带点热血的那种纯音乐。
- 抠搜搞物料:预算紧,定制奖杯太贵。拉上行政小妹满淘宝找现成的,但要求加刻公司Logo和年份。选了个质感不错的透明水晶柱款,价格砍到心满意足。证书设计也改了,不再是大红本烫金字,换成了更简洁现代的样式。
- 互动憋创意:怕现场冷场,和小陈憋了半天,憋出个“金句传递”的土味点子——在流程单底下印几个二维码,扫进去能匿名发“牛X!”“佩服!”这种弹幕,现场大屏滚动播放,特别适合咱们这种羞于当面表达的团队。
四、彩排是保命符,不能省!
活动前五天,把所有相关人员薅到会场:
- 流程走3遍:主持人串词时间卡秒表,视频播放测试3次,麦克风轮流试音,连获奖者上台路线都画了地标。
- 大屏翻车预警:IT小张发现现场投影暗,立刻调设备参数。备用U盘拷贝了5份视频放在不同人身上。
- 后勤定点蹲守:小王带着后勤组模拟突发状况:奖杯运输车迟到怎么办?音响突然哑了怎么办?矿泉水瓶子放哪里方便拿又不挡路?
五、活动当天,心提到嗓子眼
提前4小时到现场盯着布置。每个流程节点对讲机沟通:
- 视频播完有人偷偷抹眼角:特别是看到老李镜头前朴实地笑“就是本职工作嘛”,台下掌声特别响。
- 弹幕刷屏治好了尴尬癌:“张姐YYDS!”、“向大佬致敬~”这种弹幕滚起来,气氛一下子就活了。
- 领导讲话被“逼”到10分钟:方案里卡死了时间,主持人在侧面举牌提醒,老总还真就爽快结束了,效率惊人。
整场活动1小时40分钟散场,比我计划的还快了5分钟。散场时看到好几个部门同事围着获奖者聊天,感觉比往年“拍完散伙照立马走人”强太多了。
六、结束不是终点,复盘才有下次
第二天就把合作的几个小伙伴叫齐:
- 收反馈:内部邮件发了个简单的问卷:最满意的环节?吐槽点?时间长了还是短了?
- 盘费用:拉了个Excel表,钱花在哪儿了一目了然,真没超支。
- 存资料:高清照片、优化后的流程表、供应商联系方式和砍价记录、视频模板,统统打包扔进部门共享盘,名字就叫【2024表彰活动实战包】。
折腾完这些破事儿,刚想喘口气,领导突然喊我去他办公室,心又提起来了……结果他是笑呵呵地问:“方案整得挺细?发给其他分公司参考参考呗?”值了!